热门搜索:
中国古代瓷器的命名,一般来讲是按照这个规律:
先是器物的年代,由于明朝之前比大部分瓷器是没有年代款,所以明代之前的瓷器一般就称朝代名称即可,或者加一个朝代早中晚进行区分,例如:“北宋”、“南宋”、“元代早期”等等,而明朝开始,很多瓷器有了带年号底款,所以命名的时候,一般会加年号,比如:“明宣德”、“明成化”、“清康熙”等等”。当然明清瓷器有很多瓷器是没有年代款的,我们在命名的时候只能加个朝代的早中晚来进行区别;而有些瓷器的底款是堂号款,比如“慎德堂”、“古月轩”等等,则可以朝代加堂号来称呼。
其次是器物的品种或窑口,比如:“青花”、“粉彩”、“五彩”、“珐琅彩”、“定窑”、“汝窑”、“钧窑”等等。
三就是器物的纹饰,比如:“缠枝花卉纹”、“鬼谷子下山图”、“云龙纹”、“影青釉”等等。
就是器物的器型,比如:“玉壶春瓶”、“梅瓶”、“象耳瓶”、“葫芦瓶”等等。
下图我们将瓷器的命名拆分后,对于瓷器的命名是不是更加清晰: